n124346

“我放弃中国国籍,成为一名日本人,就是为了打败中国队”,而她的父亲则公开回应:“

“我放弃中国国籍,成为一名日本人,就是为了打败中国队”,而她的父亲则公开回应:“我没有你这个汉奸女儿,即使你跪地求我,我也不会原谅你。” 任彦丽小时候个头就比身边孩子高出不少,父亲是扛过枪的抗日老兵,总念叨着当年的仗有多难打,也总逼着她多跑步、多练力量。   这份特别的严格,慢慢让她身上有了股不服输的劲儿,为后来走上体育路打下了底子。   在她还小的时候,她选择的体育项目是标枪。   胳膊有劲儿,又肯下苦功,从学校队一路往上走,进了省队,最后敲开了国家队的大门,拿过不少比赛的好名次。   可练了几年,她突然觉得标枪没意思了,正好赶上国家刚组建垒球队,她干脆转了项,一头扎进了垒球的训练馆。   这一转,转出了名堂。   1986年的国际赛事上,她一口气拿下了本垒打和打击两项个人最高荣誉。   到了90年代初,她和她的队伍拿下了两次冠军,是当时中国女垒的历史最好成绩。   故事的拐弯,是从一次去日本的技术交流开始的。   在那边,她认识了宇津木妙子,这位在全球垒球圈都很有分量的人物,被称作日本垒球“教母”。   任彦丽打心眼儿里佩服她,而宇津木妙子也确实看重她的天赋,不光在技术上点拨她,没事还带她在日本逛街。   在80年代末,任彦丽真正加入了日本国籍。   中国女垒开始推年轻队员,老队员的出场机会肉眼可见地少了。   任彦丽正处巅峰,但是却减少了出场机会,这些不痛快,她总在跟宇津木妙子打电话时念叨。   时间久了,宇津木妙子劝她加入日本国籍,不仅承诺了更多的出场机会,还保证了优渥的训练条件。   一边是国内机会变少的失落,一边是对方许的好条件和反复劝说,1995年,她点了头。   从这以后,中国的任彦丽改名成了宇津木丽华,她后来提过,名字里的“华”字,是想记着自己的根。   那位抗战老兵听说女儿加入了日本国籍,他气得手抖,当着亲戚邻居的面就说斥责她为汉奸,再也不认这个女儿。   父女俩的关系,就这么彻底断了。   在曼谷亚运会上,任彦丽的所作所为,更是很多人心里的一根刺。   开幕式上,任彦丽举着日本国旗走在最前面,抬头挺胸的样子,在电视上看得清清楚楚。   那届比赛,她带日本队赢了中国队,赛后接受采访时,她笑着说:“能代表日本赢中国,我觉得特别骄傲。”   父亲气得差点下不来床,说她“丢尽了老祖宗的脸”。   网上网下骂声一片,有人说:“你去日本打球没人拦着,但不能踩着自己的国家说大话。”   在这个事件之后,“汉奸”的标签就没从她身上摘下来过。   在往后的日子里,中国再也不欢迎她。   想回国开个养老院,人家一听她的名字,直接说“这里不接待日本人”。   父亲病重那阵,她急急忙忙赶回来,想再见最后一面,可那位倔了一辈子的老兵,直到闭眼都没肯看她一眼。   过了好些年,她偶尔会解释,说当年只是想多打几年球,不是想“叛国”,但没多少人愿意听。   那些话,那个举着外国国旗的背影,早就刻进了太多人的记忆里。   同样是运动员改国籍,杨旭的故事听起来就平静多了。   杨旭从小玩水就比别人厉害,不管是划水的技巧,还是游起来的速度,或是一口气游到底的耐力,都比同龄孩子强一大截。   2017年的全国夏季游泳锦标赛上,他在男子100米仰泳项目里游出55秒51,拿了冠军,当时不少人说,这孩子跟孙杨一样,是块能成大器的料。   同年的全运会上,还不到20岁的他代表北京队参赛,100米仰泳游出56秒,拿了第八名,对年轻选手来说,已经很不容易了。   可没过多久,处于个人选择,杨旭不再活跃于国内,转而代表澳大利亚队参加比赛。   2019年澳大利亚全国游泳锦标赛上,他在男子50米仰泳项目里游出24秒98,拿了金牌,一下子成了澳大利亚泳坛的新星,队里上下都挺看重他。   国人说起他,大多是叹气。   有人琢磨,要是他还在中国队,说不定也能像孙杨那样,成了国际赛场上的夺金热门。   但更多人觉得,现在世界这么开放,选哪个国家的国籍,就跟选喜欢的运动一样,是个人的事儿,犯不着指着鼻子骂。 毕竟,杨旭从没说过什么伤感情的话,他只是换了个地方游泳而已。   在体育圈里,经常有运动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投身于他国国籍。   有人是为了更好的训练条件,有人是想多些上场机会。但任彦丽的争议,从来不止是“改了国籍”这么简单。   那句“赢中国很骄傲”,那个在亚运会上举着日本国旗的身影,撞上父亲的抗日经历,撞上国人心里的情感底线,才让这事儿成了多年过不去的坎。   说到底,在哪儿打球是个人的选择,但不管走到哪,有些底线,有些情感,终究是碰不得的。